條形碼技術在檢驗標本管理和識別的應用
梁亦斌① 熊志強①
①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信息管理處,510080,廣州市中山二路106 號
摘 要 目的 在一家綜合性的大醫(yī)院,每天來自門診、住院和體檢工作的標本超過一萬支。
因此,從標本采集、標本輸送到發(fā)出檢驗結果的整個過程非常復雜。為減少標本的遺留、遺
失,縮短標本輸送及發(fā)出檢驗報告的時間,需要有科學而有效的流程和管理工具,采用條形
碼技術的檢驗信息系統(tǒng)尤其關鍵。方法 優(yōu)化流程,設計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統(tǒng),采用自動化
檢驗流水線和條形碼技術,如登記各個交接時間,標本送達檢驗科后,直接送入流水線,對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都進行控制。結論 采用條形碼技術的信息化管理,減少了標本的遺失,縮
短了輸送時間,提高了標本輸送的準確率,減少了檢驗人員工作量,縮短了檢驗報告發(fā)出時
間,而采用自動化檢驗流水線技術,也提高了檢驗報告的質量,有效地輔助了臨床診療決策。
關鍵詞 條形碼 條形碼掃描儀 檢驗管理信息系統(tǒng)
1 引言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大醫(yī)院業(yè)務的增長,以及檢驗學科的深入發(fā)展,現(xiàn)代醫(yī)
學更加倚重檢驗學的輔助,每天包括門診、住院、體檢等數(shù)以萬計的檢驗標本從
各處送達檢驗科進行檢驗。但是,完全采用傳統(tǒng)技術的工作方法,容易引起標本
輸送過程中的遺漏、丟失、不及時,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檢驗結果發(fā)出延遲等
諸多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分不清責任,各方扯皮,更嚴重的是延誤診治,影響醫(yī)療
業(yè)務開展,因此,各大醫(yī)院都想盡辦法,急切地要求解決這一頑疾。
2 實現(xiàn)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套信息化解決方案,采用條形碼技術,對標本的輸送和管理進
行全程的信息化管理。
首先,護士在病區(qū)系統(tǒng)中打印出病人的檢驗標簽條形碼,采集完病人標本后
貼上相應的條形碼標簽,同時錄入一個標本采集時間,有條件的醫(yī)院,也通過
PDA,準確且快速地采用采集時間。
其次,輸送部門從病區(qū)收取標本。為做到快速交接,需要使用座式掃描儀(實
踐中座式掃描儀比手持式方便多)對每件標本條形碼進行掃描錄入,記錄下病區(qū)
與輸送部門的交接時間。
第三,標本交送檢驗科。當輸送部門將標本送達檢驗科,再用掃描儀對標本
進行一次掃描,同時記錄下輸送部門交接給檢驗科的時間,同時這個時間也是約
束檢驗科的時間,從這個時間開始,檢驗科就應該按時、按質的完成此標本的檢
驗任務,容易分清責任。
因此,通過各個時間點的記錄,標本的整個運送交接過程都在電腦中記錄下
來,一旦發(fā)生標本遺失或不及時運送,即可從電腦查出是那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責
任由誰負,這種方式能夠較嚴格地控制標本運程的每個過程,從而使各部門都不
會延誤,保證檢驗科能在標本有效時間范圍做檢驗,保證檢驗結果做出來的準確
性。而條形碼在輸送過程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只需用掃描儀掃描即可,
快速且準確。
而在檢驗標的檢驗工作,條形碼的作用同樣很大,因現(xiàn)代各種檢驗儀器都能
識別標準條形碼,特別是大型自動化檢驗流水線,例如貝克曼公司的“全自動生
化免疫流水線”、“自動化血凝流水線”、“血球流水線”等,都要求采用條形碼技
術。只需完成相應的接口程序開發(fā),這些儀器都能通過標本的條形碼與醫(yī)院的檢
驗系統(tǒng)進行通信,讀出相應的病人信息和檢驗項目,檢驗人員只需大批量將標本
放入流水線,機器就能自動按照要求完成檢驗,給出檢驗結果。因此,檢驗人員
就能從繁鎖的工作中解決出來,節(jié)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也使病人檢驗項目的
出報告時間壓縮到最短,為臨床醫(yī)療爭取最有利的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