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軟件需求:是什么和為什么
第1章 基本的軟件需求 1
1.1 軟件需求的定義 2
1.1.1 一些關于“需求”的解釋 2
1.1.2 需求的層次 3
1.2 每個項目都有需求 4
1.3 什么情況將會導致好的群體發(fā)生不合格
的需求說明 5
1.4 高質(zhì)量的需求過程帶來的好處 7
1.5 優(yōu)秀需求具有的特性 7
1.5.1 需求說明的特征 7
1.5.2 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特點 8
1.6 需求的開發(fā)和管理 9
第2章 客戶的需求觀 11
2.1 誰是客戶 12
2.2 客戶與開發(fā)人員之間的合作關系 12
2.2.1 軟件客戶需求權(quán)利書 13
2.2.2 軟件客戶需求義務書 15
2..3 “簽約”意味著什么 17
第3章 需求工程的推薦方法 18
3.1 知識技能 19
3.2 需求獲取 20
3.3 需求分析 21
3.4 需求規(guī)格說明 22
3.5 需求驗證 23
3.6 需求管理 23
3.7 項目管理 24
第4章 改進需求過程 26
4.1 需求與其他項目過程的聯(lián)系 26
4.2 軟件需求對其他項目風險承擔者的影響 27
4.3 軟件過程改進的基礎 28
4.4 過程改進周期 29
4.4.1 評估當前采用的方法 29
4.4.2 制定改進活動計劃 30
4.4.3 建立、實驗和實施新的過程 31
4.4.4 評估結(jié)果 32
4.5 需求過程的積累材料 33
4.5.1 需求開發(fā)過程的積累材料 34
4.5.2 需求管理過程的積累材料 34
4.6 需求過程改進路標 35
第5章 軟件需求與風險管理 37
5.1 軟件風險管理基礎 38
5.1.1 風險管理的要素 38
5.1.2 編寫項目風險文檔 39
5.1.3 制定風險管理計劃 40
5.2 與需求有關的風險 41
5.2.1 需求獲取 41
5.2.2 需求分析 42
5.2.3 需求規(guī)格說明 42
5.2.4 需求驗證 43
5.2.5 需求管理 43
5.3 風險管理是你的好助手 43
第二部分 軟件需求工程
第6章 建立項目視圖與范圍 45
6.1 通過業(yè)務需求確定項目視圖 45
6.2 項目視圖和范圍的文檔 46
6.3 關聯(lián)圖 50
6.4 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項目的范圍上 51
第7章 尋找客戶的需求 52
7.1 需求的來源 52
7.2 用戶類 53
7.3 尋找用戶代表 54
7.4 產(chǎn)品的代表者 55
7.4.1 尋求產(chǎn)品代表者 56
7.4.2 產(chǎn)品代表者的期望 56
7.4.3 多個產(chǎn)品代表者 57
7.5 誰作出決策 58
第8章 聆聽客戶的需求 60
8.1 需求獲取的指導方針 60
8.2 基于使用實例的方法 62
8.2.1 使用實例和用法說明 62
8.2.2 確定使用實例并編寫使用實例文檔 64
8.2.3 使用實例和功能需求 67
8.2.4 使用實例的益處 67
8.2.5 避免使用實例陷阱 68
8.3 對客戶輸入進行分類 69
8.4 需求獲取中的注意事項 70
8.5 如何知道你何時完成需求的獲取 71
第9章 編寫需求文檔 72
9.1 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 72
9.1.1 標識需求 73
9.1.2 處理不完整性 74
9.1.3 用戶界面和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 74
9.2 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模板 75
9.3 編寫需求文檔的原則 79
9.4 需求示例的改進前后 81
9.5 數(shù)據(jù)字典 83
第10章 需求的圖形化分析 85
10.1 需求建模 85
10.2 從客戶需求到分析模型 86
10.3 數(shù)據(jù)流圖 87
10.4 實體聯(lián)系圖 88
10.5 狀態(tài)轉(zhuǎn)換圖 90
10.6 對話圖 92
10.7 類圖 94
10.8 最后的提醒 96
第11章 軟件的質(zhì)量屬性 97
11.1 非功能需求 97
11.2 質(zhì)量屬性 97
11.3 定義質(zhì)量屬性 98
11.3.1 對用戶重要的屬性 99
11.3.2 對開發(fā)者重要的屬性 100
11.4 屬性的取舍 101
第12章 通過原型法減少項目風險 103
12.1 原型是“什么”和“為什么”要原型 103
12.2 水平和垂直的原型 103
12.3 拋棄型原型或進化型原型 104
12.4 書面原型和電子原型 106
12.5 原型評價 107
12.6 原型法的最大風險 108
12.7 原型法成功的因素 108
第13章 設定需求優(yōu)先級 110
13.1 為什么要設定需求的優(yōu)先級 110
13.2 不同角色的人處理優(yōu)先級 111
13.3 設定優(yōu)先級的規(guī)模 111
13.4 基于價值、費用和風險的優(yōu)先級設定 112
第14章 需求質(zhì)量驗證 116
14.1 需求評審 117
14.1.1 審查過程 118
14.1.2 需求評審的困難 122
14.2 測試需求 124
第15章 需求開發(fā)向設計規(guī)劃的轉(zhuǎn)化 128
15.1 從需求到項目規(guī)劃 128
15.1.1 需求和進度安排 128
15.1.2 需求和預估 129
15.2 從需求到設計和編碼 130
15.3 從需求到測試 131
15.4 從需求到成功 131
第三部分 軟件需求管理
第16章 需求管理的原則與實現(xiàn) 133
16.1 需求管理和過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133
16.2 需求管理步驟 135
16.3 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版本控制 135
16.4 需求屬性 136
16.5 度量需求管理的效果 138
第17章 管理變更請求 139
17.1 控制項目范圍的擴展 139
17.2 變更控制過程 140
17.2.1 變更控制策略 140
17.2.2 變更控制步驟 141
17.2.3 變更控制工具 144
17.3 變更控制委員會 145
17.3.1 變更控制委員會的組成 145
17.3.2 變更控制委員會總則 145
17.4 測量變更活動 146
第18章 需求鏈中的聯(lián)系鏈 149
18.1 需求跟蹤 149
18.1.1 需求跟蹤動機 151
18.1.2 需求跟蹤能力矩陣 151
18.1.3 需求跟蹤能力工具 153
18.1.4 需求跟蹤能力過程 153
18.1.5 需求跟蹤能力可行嗎,必要嗎? 154
18.2 變更需求代價:影響分析 154
18.2.1 影響分析過程 155
18.2.2 影響分析報告模板 157
第19章 需求管理工具 158
19.1 使用需求管理工具的益處 159
19.2 商業(yè)需求管理工具 160
19.3 實現(xiàn)需求管理自動化 161
附錄 當前需求實踐的自我評估 1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