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超聲影像技術
作者:王斯琪 077120 指導教師:劉尚輝
摘要:
醫(yī)學超聲影像學是臨床醫(yī)學、聲學和電子計算機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近年來,隨著聲學理論和電子計算機科學的迅速發(fā)展,醫(yī)學超聲影像學的新技術層出不窮,諸如三維超聲成像、諧波成像、超聲影像生物顯微鏡、血管內超聲等,大大地拓展了超聲影像學的臨床應用范圍。毋庸質疑,醫(yī)學超聲影像學已成為臨床醫(yī)學中不可缺少的、自成體系的一門獨立學科,極大地豐富了臨床醫(yī)學的內容,拓展了臨床醫(yī)學的領域,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關鍵字:超聲診斷及其原理,超聲診斷類型,超聲造影,超聲影像顯象
Abstract: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is clinical medicine which is science cross subjects. In recent years, with acoustic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emerging, such as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harmonic imaging, ultrasound bio-microscope images,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so on, greatly expanding Ultrasound imaging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It goes without questions ,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in clinical medicine, an independent self-discipline, has greatly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expand the areas of clinical medicine, health care for the cause of development Positive.
Key words:Medical ultrasound, clinical medicine
正文:
一.超聲診斷及其原理
1.超聲診斷
將超聲檢測技術應用于人體,通過測量了解生理或組織結構的數據和形態(tài),發(fā)現(xiàn)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種診斷方法。超聲診斷是一種無創(chuàng)、無痛、方便、直觀的有效檢查手段,尤其是B超,應用廣泛,影響很大,與X射線、CT、磁共振成像并稱為4大醫(yī)學影像技術。
2.超聲診斷原理
醫(yī)學超聲波檢查的工作原理與聲納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將超聲波發(fā)射到人體內,當它在體內遇到界面時會發(fā)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體組織中可能被吸收而衰減。因為人體各種組織的形態(tài)與結構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與折射以及吸收超聲波的程度也就不同,醫(yī)生們正是通過儀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線,或影象的特征來辨別它們。此外再結合解剖學知識、正常與病理的改變,便可診斷所檢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二.超聲診斷類型
目前,醫(yī)生們應用的超聲診斷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類。
A型:是以波形來顯示組織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測量器官的徑線,以判定其大小?捎脕龛b別病變組織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實質性、液體或是氣體是否存在等。
B型:用平面圖形的形式來顯示被探查組織的具體情況。檢查時,首先將人體界面的反射信號轉變?yōu)閺娙醪煌墓恻c,這些光點可通過熒光屏顯現(xiàn)出來,這種方法直觀性好,重復性強,可供前后對比,所以廣泛用于婦產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
M型:是用于觀察活動界面時間變化的一種方法。最適用于檢查心臟的活動情況,其曲線的動態(tài)改變稱為超聲心動圖,可以用來觀察心臟各層結構的位置、活動狀態(tài)、結構的狀況等,多用于輔助心臟及大血管疫病的診斷。
D型:是專門用來檢測血液流動和器官活動的一種超聲診斷方法,又稱為多普勒超聲診斷法。可確定血管是否通暢、管腔有否狹窄、閉塞以及病變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聲波還能定量地測定管腔內血液的流量。近幾年來科學家又發(fā)展了彩色編碼多普勒系統(tǒng),可在超聲心動圖解剖標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顏色顯示血流的方向,色澤的深淺代表血流的流速,F(xiàn)在還有立體超聲顯象、超聲CT、超聲內窺鏡等超聲技術不斷涌現(xiàn)出來,并且還可以與其他檢查儀器結合使用,使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大大提高。超聲波技術正在醫(yī)學界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的進步,它將更加完善,將更好地造福于人類。
三.超聲造影
超聲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又稱聲學造影(acoustic contrast),是利用造影劑使后散射回聲增強,明顯提高超聲診斷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技術。隨著儀器性能的改進和新型聲學造影劑的出現(xiàn)超聲造影已能有效的增強心肌、肝、腎、腦等實質性器官的二維超聲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號,反映和觀察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已成為超聲診斷的一個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發(fā)展方向。有人把它看作是繼二維超聲、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超聲造影原理
血細胞的散射回聲強度比軟組織低1000-10000倍,在二維圖表現(xiàn)為“無回聲“,對于心腔內內膜或大血管的邊界通常容易識別。但由于混響存在和分辨力的限制,有時心內膜顯示模糊,無法顯示小血管。超聲造影是通過造影劑來增強血液的背向散射,使血流清楚顯示,從而達到對某些疾病進行鑒別診斷目的的一種技術。由于在血液中的造影劑回聲比心壁更均勻,而且造影劑是隨血液流動的,不易產生偽像。
超聲造影技術
超聲造影技術除了常規(guī)的造影諧波成像外,還有間歇式超聲成像、能量對比諧波成像、反脈沖諧波成像、受激聲波發(fā)射成像、低機械指數成像、造影劑爆破成像等方法。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對一臺能進行造影的超聲設備必須具有足夠的帶寬、高動態(tài)范圍,能夠提供充分的參數,如:造影時間、MI和聲強,及實時動態(tài)硬盤存儲功能等。
1)造影劑爆破成像法 使用第一代造影劑時,為了觀察造影劑在血管臟器和組織中的分布信息,通常采用爆破微泡的方式,以獲取豐富的諧波。通過心電波觸發(fā)進行爆破對比諧波成像,可以獲取心肌灌注圖像;而在肝臟等腹部臟器時,則使用手動觸發(fā),來獲取造影劑對腫瘤灌注的時相圖像。
2)低機械指數成像 當采用發(fā)射的超聲,其機械指數MI低于0.15時,稱為低機械指數。采用這種低于微泡被擊破時的能量的超聲波進行的造影稱為低機械指數造影。這種方法可以實現(xiàn)血流連續(xù)諧波成像,也能減少組織諧波的干擾。該技術使用第二代造影劑。
四.醫(yī)學超聲影像顯象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頻譜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
五.醫(yī)學超聲影像技術發(fā)展
超聲影像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隨著計算機電子科技和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的飛速發(fā)展,已經成為臨床醫(yī)療診斷與治療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新學科,從事該領域的專業(yè)人員也越來越多.超聲影像設備將聲學原理,電子技術與微型機算計技術相結合,在醫(yī)學影像檢查方法中,超聲檢查因其安全性能高,設備性價比好等原因被廣泛應用于檢查人體內部臟器結構,它在現(xiàn)代醫(yī)學影像檢查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http://baike.baidu.com/view/962732.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2371.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8621.html?tp=6_01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8801.html?tp=3_01
http://baike.baidu.com/view/204932.html?tp=4_01
《醫(yī)學影像實用技術教程》
劉玉清. 醫(yī)學影像學發(fā)展方向和學科建設的探討[J].
《中華現(xiàn)代影像學雜志》
超聲醫(yī)學研究網
See WA,Cooper CS,Fisher RJ.Predictors of laparoscopic complications after formal training in laparoscopic surgery[J]
|
|